Search

「我喜歡我四歲的時候,懷疑一切的眼光。」~張愛玲

這是今天「關鍵提問力」工作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我喜歡我四歲的時候,懷疑一切的眼光。」~張愛玲

這是今天「關鍵提問力」工作坊送給大家的結語。

提問力工作坊算是少數獨門的課程,三年來開了十二期(其實去年好像沒有開班,因為忙寫作課、忙寫書),但是在企業培訓開了很多次的提問力課程。

人人都知道提問很重要,但是卻很少有具體提問的技術與方法。要問什麼?怎麼問,要如何積極聆聽?如何適切回應?要怎麼追問,如何整理重點?

除了這些提問的技術,還有提問的素養。

一位學員說,常常現場聽對方表達覺得沒問題,但是回到家覺得怪怪的,卻說不出來哪裡有問題。

這個問題是我們習慣接收一切看似合理的答案,卻忘了保持了開放式懷疑的態度。

今天的提問實作,當學員報告時,我會示範「開放式懷疑」的提問方式,在看似合理的答案中去找矛盾、或是不清楚的地方,希望學員澄清,或是想更周全。

如果抱持著不疑處有疑,不全面接受任何學理、說法,而是時時提醒自己,要多問、想深一點,多聆聽。

深度採訪練習時,學員問我,有沒有要送給想轉型的工作者一句話?

我想了想,想起一句話,那是我得知李登輝前總統過世後,當下想到的句子,但一時忘了出處。

現在也送給許多努力轉型、試圖改變現狀的人。這是來自尼采的話:「當你望向深淵,深淵也同時在凝視你。」

我的解讀是,要有凝視的勇氣,以及努力對抗深淵、與深淵搏鬥的鬥志,更提醒自己,不要墜入深淵。

但多少人真的敢勇於凝視深淵?如果沒有懷疑一切的眼光,深淵容易被誤以為是明鏡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不要溫馴的走入良夜,奮力捕捉消逝的光明。出發就是改變,以熱情為導?
View all posts